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洞悉全球经济趋势,布局中国式现代化

元描述: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聚焦美联储降息、全球汇率波动、科技金融等热点话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发展路径,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引言:

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中国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8月1日至2日,近50位来自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齐聚广州,出席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围绕“新起点新时代新境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开讨论,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他们从全球经济形势、科技创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我们提供宝贵启示。

美联储降息:全球市场风云变幻

美联储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影响着全球大类资产价格。“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或即将来临,9月份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未来两个月,如果美国通胀不出现反复,很可能年内降息两到三次。他指出,高利率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正在持续释放,高利率持续时间越长,对美国经济金融及全球其他国家带来的伤害越大。

“美元潮汐”影响着全球资本市场,今年以来,全球所有市场代表性指标(股指)整体上涨了超10%。“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资产上涨和下跌背后都有其逻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最近美国科技股出现了大起大落的行情,充分说明了市场对于美股科技股泡沫破裂的担忧。

放眼全球经济,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当前美国的各种资产价格推高,进一步使美国国内的制造业成本上升,在纠正此类失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全球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国际贸易冲突、国际资本市场出现波动等。对于中国而言,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至关重要。

与会首席经济学家们同样表达了对欧洲、日本等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美联储降息的溢出效应值得全球市场重视,比如对各国汇率带来的波动影响。” 法国巴黎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欧洲与美国货币政策或将同向而行,在今年6月启动年内首度降息后,欧洲存在继续降息的概率。但他同时表示,下半年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乌战争局势的走势。

科技金融: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正在深刻重塑全球发展格局,中国应如何应对?与会专家指出,在全球新形势背景下,中国需修炼好“内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煜辉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窗口已经打开。他指出,去年出现的AI(人工智能)算力革命迭代很快,因此给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创造了非常强劲的增长要素。

“越是服务业占比高的经济体,可能受益于这一波AI浪潮越明显。”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分享了对于高速发展的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观察,并指出科技革命将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的提升,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需要核心动力,动力从何而来?“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都需要金融。”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表示,要推动科技和产业实现深度融合,金融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构建推动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方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股票市场在科创企业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整体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上游的创投和风投提供了动力,也为下游的银行业提供了信心,共同推动了科创企业的持续成长和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

同时,连平表示,中国的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最为关键的、最有力量的、资源最为丰富的行业,应该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

为此,他建议,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对科技企业的评价体系,注重对科创能力成果转化潜力的各种评价。同时,推动银行业有针对性地创新产品和服务;运用创新技术加以赋能,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识别测量力度,提高风险防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专业性人才培养;以及建立科技金融方面的专营机构等。

深化改革开放:开辟发展新空间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新变化,中国应如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为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相关话题在论坛上引起了多位首席经济学家的关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财税体制改革对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和财政形势,本轮财税体制改革安排共有三条主线:一是侧重解决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二是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提供制度支持和财力保障;三是朝着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的方向迈进。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论坛现场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是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要加快金融法治,同时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把资本市场的短板补上来。” 何海峰指出,要在统筹开放和安全情况下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在发言中指出,未来我国仍需加快服务业的改革开放。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其中高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的表现尤为突出,未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他表示,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将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

谈及企业出海,盛松成认为,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走出去”以后如果能够和当地资本以适当的形式结合,对企业规避风险是有益的。面对新形势与新环境,企业应该全面考虑、审慎决策,避免盲目跟风。

常见问题解答

1.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导致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同时,降息也可能引发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2. 如何看待中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前景?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但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挑战,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科技金融健康发展。

3. 中国如何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

中国应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同时,要统筹开放和安全,注重风险防控,维护国家利益。

4. 如何看待中国服务业的未来发展?

中国服务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需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5. 企业出海如何规避风险?

企业出海应全面考虑,审慎决策,避免盲目跟风。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与当地资本以适当的形式结合,降低风险。

6. 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顶级经济学家,共同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发展路径,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发展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不懈奋斗。